图解止血的3个过程

前言 / preface

止血即终止出血,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,由血细胞、血管、血浆蛋白质以及低分子物质之间相互均衡的作用而实现。

通过形成血栓(血凝块)来保护血管的损伤部位并阻止出血,并有一套检查和平衡系统来防止血管闭塞(血栓堵塞)的发生。

止血体现了两个对立面的平衡过程,一方面是出血,另一方面是血凝过快及血栓堵塞。两者的不平衡或止血功能变化常会引起出血,而血栓形成过度可能会导致更重大的疾病。

总体而言,必须阻止血管损伤所引起的出血以防止过度的血液丢失。

止血过程中有三个相互作用并重叠的阶段。

初级止血(第一阶段) / chapter  one

初级止血的过程包括血管收缩、血小板黏附以及血小板聚集,从而在血管损伤的位置形成原始的血小板栓子。

这一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包括:血小板、血管内皮以及von Willebrand因子(vWF)。

1、血小板黏附

循环血中的血小板黏附于vWF上,vWF结合于由于血管缺损而暴露的内皮下膜上,此时红细胞可离开血管并通过缺损(出血)

2、血小板活化及聚集

活化的血小板改变其形状,分泌颗粒内容物并聚集在损伤位置,形成临时的血小板栓子。相邻的血小板上的GPIIb-IIIa受体通过纤维蛋白原而桥接,从而增强聚集作用。

次级止血(第二阶段) / chapter  two

次级止血过程通过纤维蛋白稳定原始的血小板栓子,从而防止出血。

纤维蛋白是凝血级联反应的终末产物。凝血级联反应由一系列放大的酶反应所组成,可引起凝血酶介导的纤维蛋白形成。

在血管损伤发生后的5-10min内,由纤维蛋白聚合形成的交联网会稳定血小板栓子。

三级止血(第三阶段) / chapter  three

第三阶段主要是纤维蛋白凝块在溶纤维蛋白酶的作用下被降解,主要的溶纤维蛋白酶是纤溶酶。

参考书籍:

《小动物手术原则》英国小动物医师协会 组编,  Stephen Baines等编著,  周珞平 主译
回到顶部